宜宾新闻网4月11日讯(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 3月21—22日,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大调解”办副主任黄晓峰,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农劳办主任吴祥玉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省“大调解”办、省总工会、省企联、省工商联等部门领导,以及各市(州)人社局分管领导、调解仲裁管理科(处)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21日下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我市翠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五粮液集团、正和集团、涌泉街道办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22日上午的大会上,我市人社局副局长张仲均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建实体 创新模式提效能》的经验交流发言,得到省“大调解”办、省人社厅领导的肯定和兄弟市(州)的好评。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实体化建设成效显著,市县两级全部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机构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办案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宜宾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特别是翠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设200多平方米仲裁庭。仲裁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留了每案每人50元的办案补贴,安排16万元统一购置工作服装,配备先进设备。其证据演示系统可以向仲裁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同步展示证据、庭审记录等情况,实时接受双方监督,提高了仲裁工作透明度,在县级仲裁院建设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受到了人社部邱小平副部长和省人社厅原厅长叶壮的高度赞扬。省人社厅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刘强华观摩后表示如果全省所有县级仲裁机构建设都能达到翠屏区仲裁院的标准,那么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工作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省“大调解”办副主任黄晓峰高度赞扬翠屏区运用街道的劳动保障所、司法所、综治办力量,将劳动争议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有机结合的“三站式”基层服务平台模式。黄晓峰指出五粮液集团、正和集团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力,制度完善,统一达到“六本五挂”,为有效处理企业劳动争议提供了保障,并特别赞扬了民营企业正和集团重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农民工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并作出“绝不拖欠工人一分钱”的郑重承诺,切实保障工人工资,把劳动争议通过调解组织解决在企业内部的先进经验,并称该经验应在“大调解”工作中大力推广。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农劳办主任吴祥玉要求其他市(州)认真学习借鉴宜宾经验,全面推进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制度机制、基础保障建设,进一步增强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
(编辑 杨晓川) |